|
|
 |
 |
全方位保濕策略 |
|
「清潔、保濕、防曬」在皮膚科醫師眼裡,是保養最基本的三大步驟。 缺水的肌膚不僅會顯得粗糙、沒有光澤,也容易引起發炎敏感。做好基礎的保濕工作,除了能立即改善肌膚狀況之外,就積極面來說,也可預防皮膚進一步的老化。 肌膚保濕是全年無休的保養重點,但護膚做法並不是一成不變。隨著 天氣變化,溫度和濕度改變,都會影響肌膚的健康狀態,所以大家必需知道的正確的保濕策略。 |
|
 |
|
 |
 |
皮膚保濕的重要 |
|
對於肌膚細胞而言,『水』,是細胞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從角質層到真皮層,都有極高的含水量,幫助肌膚細胞正常運作,維持明亮與飽滿,雖然皮膚主要的構造是水分,但卻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皮膚層。一般而言,水分在真皮層的比例約為 70% ,到了表皮層剩下 50% ,而最外層的角質層就只剩下 10~15% , 一旦表皮的含水量低於 10% ,即屬於乾燥皮膚。 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會直接影響皮膚的外觀及膚質 ,像是皮膚粗糙、乾裂 及加速老化的現象。當皮膚表皮含水量下降時,其實真皮深層的水分已經散發, 有研究指出,當流失 25%的水,皮膚彈力就降低三分之二, 肌膚無光澤、鬆弛、皺紋現象就會出現。 |
 |
|
敏感性肌膚做主要的成因其實是保濕工作沒有做好的緣故,皮膚缺水,導致細胞生理活動降低,加上整體肌膚天然屏障功能變差,此時皮膚面對外界刺激的防衛能力下降,造成所謂的敏感性肌膚出現。 此外,有些皮膚缺水會出現 肌膚乾燥、發黃、變暗,真皮層的水分會大量的流出, 因此容易產生細紋及鬆弛,也就無法避免皮膚老化。 尤其在眼部、口唇的肌膚最容易因為乾燥,提早出現細紋。 |
|
 |
 |
天然保濕系統 |
|
皮膚 保濕最主要構造就是表皮的『角質層』,角質層是表皮細胞代謝的最後產物,顏色看起來幾近於透明, 角質細胞就像一個個的磚塊,圍在皮膚的最外層, 它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保護皮膚,作為與外界的阻隔,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角質層築起了皮膚障壁 (Skin Barrier) 的重要的生理功能,對於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及抵禦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扮演重要的角色 。 |
皮膚角質層本身擁有的天然自我保濕系統,主要成員包括皮脂膜和角質層中的細胞間質。
皮脂膜: 是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的複合物,包覆在 角質層外面的一層脂質膜, 能夠防止皮膚水分蒸發,同時有保護皮膚免受外物刺激的作用。
包括: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s)、鯊烯(Squalane)、膽固醇(Cholesterol)、磷脂層(Phosphatidylcholine)和脂肪酸(Fatty Acid)5種。 |
 |
細胞間質: 是由磷脂質 (Ceramide)及天然保濕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所組成。 角質細胞就像一個個的磚塊,細胞間質作用就像水泥一般 ,填充於角質細胞間隙,以防止皮膚水分的流失並抵抗外在環境的刺激。 磷脂質擔任協調角質細胞連結的角色,且能有效防止內部水分散失;天然保濕因子則負責吸收水分,但由於其水溶性的特質,往往會在洗臉時大量流失。 |
 |
|
 |
天然保濕因子 : 包括氨基酸、精胺酸 (Arginine)、乳酸鈉(Sodium lactate)、尿素、尿酸以及?咯烷酮羧酸鈉(PCA-Na)等成分, 是由皮膚細胞製造,在角質層中可以和水結合而調節角質層水分的成份。 磷脂質 (Ceramide): 又稱為 神經醯胺、 分子釘,是表皮細胞分泌的天然 的脂質,由神經經醯胺醇 (sphingosine)和脂肪酸(fatty acid)連接而成,屬於神經鞘脂質(sphingolipid)的一種類型。磷脂質存在於 角質層的細胞間隙中,是角質層中最重要且比例最高的脂質成分,總含量約細胞間脂質的 40~55%。 |
油脂正是皮膚天然水分屏障的必要成分,Ceramide會在皮膚上形成一種薄膜,能防止水分的蒸發,讓角質細胞鎖住水分,並達到保溫,防止養份流失的作用,使肌膚維持柔軟平滑,更具彈性及張力。 魚鱗癬、異位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某些狀況下, 如果皮膚無法製造磷脂質或自然保濕因子,則會造成表皮乾燥及龜裂,產生一些皮膚過敏發炎的疾病 。 |
|
|
|
 |
 |
改善皮膚乾燥的5大要點 |
|
如何改善皮膚的乾燥問題呢?首先必須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如日曬、菸酒、 冷空氣吹拂等。此外,洗臉時應使用溫和具滋潤作用的潔膚乳,並儘量使用冷水以減少水份及油脂的流失,並於洗完臉後,趁皮膚還濕潤時,趕快使用保濕產品。此外,面對琳瑯滿目的保濕產品,常令人不知如何下手,試來試去,總是聽到乾性膚質的人抱怨乾荒依舊、而不少肌膚外油內乾的人卻總是補水不成反補油,問題就在於對肌膚的類型、保濕成分與產品劑型的選擇不當。以下提供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 |
 |
|
1.避免過度的清潔: 清潔用品不可停留在皮膚上超過 60秒
對於一些皮脂膜分泌不足的乾性、敏感皮膚,過度的清潔,可是加重皮膚乾燥的殺手喔。 皮膚上存在的皮脂膜與天然保濕因子會自然形成肌膚的保護膜,將皮膚與外界隔離,具防護效果。需注意清潔時水溫不宜太高,不宜過度搓揉,且清潔用品不可停留在皮膚上超過 60秒,盡量選擇溫和滋潤的保濕成分,以免造成搔癢不適等反效果。 |
|
2.化妝水不能代替保濕 : 需要搭配乳液或面霜
一般人總認為化妝水可以補充水分,皮膚乾燥的時候拼命噴活泉水,其實是錯誤的作法。化妝水中雖含有水分,但是塗敷在皮膚上,如果沒有加上油脂類保養品的幫忙,水分很快就會蒸發到環境中,尤其收斂性化妝水常含有醇類成分,不但無法保濕,甚至會溶解皮膚表面的水脂膜,將皮膚的油脂一起揮發。要有效的補充皮膚的水分,單靠化妝水是不夠的。 |
|
3.維持油水平衡: 油性肌膚也需要保溼
「油水平衡」是肌膚保濕的重要概念,每個人的膚質狀況都是與生俱來,油分與水分的比例不同,所以產生所謂的乾性、油性、中性及混合性的膚質分類,藉著保濕產品的使用,能幫助肌膚暫時調整到最佳狀況。 很多人以為油性肌膚不需要保溼,其實,肌膚會出油,主要是因為水油不均衡,肌膚水分不足,外油內乾,導致油脂大量分泌,過多的油脂又阻塞毛孔,容易形成粉刺、痘痘。油性 皮膚可以選用質地清爽不含油脂( 0il Free)的保濕保養品,補給充足的水分,改善外油內乾的惡性循環。 |
|
4.保養也要換季: 隨著季節轉換,保養重點也應有所不同。
春夏時節皮膚容易出油,保養重點在控油及維持清爽感,使用的保濕產品,一般都是水分比油分多,呈現出清爽的水包油型態;而在氣候乾燥的秋冬,保濕方面,則以降低皮膚水分蒸發,以及提高皮膚含水量為主,所以保養品所含的油脂量較多,呈現較為滋潤的油包水劑型,保濕效果也較好,質地上以滋潤的乳液、乳霜或是保養油為主。 |
|
5.受損的皮膚無法有效保濕: 需要先改善皮膚過敏發炎的狀況
皮膚擦什麼保濕都不夠? 角質層不健康,再怎麼保濕補水,水分也會馬上流失,一定要同時修復受損的角質層,才能解決因角質受損引發的肌膚乾燥問題。 對於一些過敏、脂漏、酒糟的受損肌膚 必須先治療敏感發炎現像,針對皮膚受損的原因,使用治療修復的保養品或藥品,必須將受損的皮脂膜與角質層修護,恢復肌膚的正常防禦保溼功能。 |
|
 |
|
 |